冻死(冻死之人的脸部是什么表情)

heike2022-07-0669

本文目录一览:

冻死人的原因是什么

(一)冻死的过程

环境温度过低使人体的散热加快,机体通过体温调节机制或人为的方法,维持体温的恒定。如果散热大于产热,体温会逐渐下降以至死亡。冻死过程可分为四期:兴奋期、兴奋减弱期、抑制期、完全麻痹期。各期之间不是截然分开,是相互连续的。 1.兴奋期 体温在36℃~35℃,寒冷初期,出现寒战,呼吸、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神经处于兴奋状态,此期可产生较多的热量维持下降的体温。 2.兴奋减弱期 体温在35℃~30℃,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逐渐减弱,呼吸、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出现倦怠,运动不灵活,并可出现意识障碍。新生儿和心脏病患者容易死于此期,这个时期持续的时间比较长。 3.抑制期 体温在30℃~26℃,心率、呼吸和血压逐渐下降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意识处于朦胧状态。此期体表温度和肛温有一段时间接近或相等,出现“反常热感觉”,可发生“反常脱衣”现象。由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间质水肿,内脏淤血,循环血量减少,心血搏出量减少,心脏传导系统的不应期缩短,导致心室纤颤死亡。 4.完全麻痹期 体温在25℃以下,体温调节中枢功能衰竭,呼吸、心跳抑制,血压几乎呈直线下降,各种反射消失,对外界刺激无反应。最终导致血管运动中枢及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二)死亡机制

1.冻死过程中血液两次重新分配的理论 车德仁等(1992年)用家兔做冻死的动物实验,提出在冻死过程中“血液两次重新分配”的理论。 (1) 血液第一次重新分布 机体在寒冷环境初期,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对 冷的刺激反应敏感,主要表现在对全身血液的重新分配,皮肤及皮下血管收缩,血液流向机体的深层,减少热量的散失。此时出现呼吸频率加快、血压升高、寒战等应激性反应。上述变化称为“保温反应”,是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为适应外界环境变化而形成的保护性的反应。 (2) 血液第二次重新分配 当体温降至30℃~26℃时,低温使大脑皮层进入抑制期,失去对体温的调节控制作用。在丘脑下部体温中枢的调节下,皮肤血管扩张,机体深层的温暖血液充盈皮肤血管,体内中心温度下降的快,体表温度下降的慢,造成一过性体表和体内温度接近或相等。这时体温虽然一直在下降,皮肤感受器却有热的感觉,丘脑下部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热的信号,传递到效应器,导致冻死前“反常脱衣”现象。据有关资料报导,低温缺氧可能引起精神错乱和判断力减退;也有些学者认为由于寒冷,促使体内分泌多量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氧化后的产物能产生幻觉。有的因此可能失去辨认方向的能力,在局部地区来回走动,留下一趟趟足迹。 2.冻死的死亡机制 冻死的机制是复杂的,受个体和环境因素影响较大。老年人、婴幼儿及颅脑损伤的人容易发生冻死;身体主要器官患有疾病的人,低温可诱发或加重原有疾病而引起死亡。利用低温麻醉,可建立可逆性生理抑制。证明在低温时氧解离低下的同时,组织的耗氧量也大幅度减少,很少发生组织缺氧。由此可见冻死的主要机制是,在低温条件下,心肌传导系统不应期的缩短引起心室纤颤,心功能衰竭死亡。如不发生心室纤颤,由于低温血管扩张、麻痹、血流缓慢乃至停止,血液循环障碍,造成组织缺氧,脑缺氧,导致血管运动中枢及呼吸运动中枢麻痹死亡。

人类在冷的时候为什么会被冻死?

人是肉做的,正常体温37℃左右,体温太高太低都会影响人类的存活。寒冷环境中人被冻死,是因为人体丧失大量热,无法保持体温,生理功能严重受阻。

哺乳动物基本都是恒温动物,即在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情况下,仍能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哺乳动物大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依靠皮肤的冷觉感受器、温感受器感受人体散热,调节人体产热,使人体产热与散热平衡,这也是为什么人类一定要吃饭。人体中执行各种功能都离不开蛋白,而人体蛋白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可以正常工作,但是在温度太低时活性降低,在太热时蛋白质变性失活,失去了功能,都无法调节生物新陈代谢,导致生物死亡。

人在低温环境中,皮肤表面汗毛竖立,是为了在皮肤和外界空气之间固定一层空气,而空气是较好的隔热材料,减少人体热量损失,同时皮肤肌肉收缩,毛孔闭塞,进一步减少散热,体内中枢调控下,使人肌肉抖动,增加产热,以达到产热和散热的平衡。

寒冷不仅会使人体不断地丧失热量,还能直接冻伤皮肤。人体皮肤会不断地向外蒸发水分,如果温度太低,蒸发的水分部分会重新凝结冻在皮肤上,是皮肤血管收缩,灌注不足,低温造成皮肤的冻裂等损伤,损伤的厉害的时候还会不断地向外渗液体加重伤害。抛开个别人极寒耐冻(好像是零下65度)试验,一般人的耐冻情况,要按生活区域来划分。北方人普遍要比南方人耐寒。但即使是北方人,超过零下50度,也很难进行什么活动。俄罗斯有个节日,是专门表现人对冷冻喜悦的,一般也在零下40度左右进行。

失温和冻死的区别是什么?

失温和冻死的区别:

1、失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体内的热量流失长时间大于热量供给,而冻死是液体凝固的过程,是外界气温低导致的冻伤死亡。

2、失温是指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从而造成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一般来说是温并不一定要在很低的温度,10~15度也是有可能发生的,只要人体热量流失过快,就可能发生失温。

而冻死的主要条件就是在天寒地冻温度特别低的环境中,冻死和十分不一样,冻死可能会导致血液凝固,导致人体失去温度而死。

如何预防失温

1.注意内衣的选择。户外出行的人注意力大多集中在防雨防雪,只顾保暖,而忽略了大量出汗引起的失温风险。要选择快干排汗的内衣,切忌棉质内衣。棉织品很吸汗,不容易导出从而引起失温。

2.注意衣物的增减。在高寒地区徒步出发前将保暖衣物放在随身携带的包里,出发时穿着薄快干T恤或加一件透气好的外套。每到一个休息点就立马取出保暖衣物穿上,避免着凉和失温。

3.注意保暖防护。如果遇上寒冷天气出行,应做好相应的防风防护措施,不要暴露在寒风中。保暖的帽子、手套、围脖、防风衣、厚袜子、防风面罩等都是大风寒冷天气出行的必备物品。

4.及时补充体能。不要让自己体能透支,防止脱水,避免过度出汗和疲劳。备好食物和热饮,随时补充身体热量。

冻死是名词吗?

冻死不是名词,而是动词。

因为它表示一个事物施加在另一个事物上的动作。比如寒冷冻死小鸟。

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怎样被冻死

人是怎样被冻死的?寒冷来了我们应该怎么防护? 一、人是怎样被冻死的?首先,这里说的不是指气温,因为人类长期分别在热带、温带、寒带、高山、海边、平地生活和繁衍后代,分别适应了当地的环境和气候。例如西伯利亚人可以在0下60摄氏度的雪地里过夜放牧鹿群,如果把我这个中国的南方土著放到那地方,不要几个小时就一定成为木乃伊。把一年中有六个月生活于0下的西伯利亚人送到我们炎热的南方,估计也呆不了几天就要逃之夭夭。下文说的仅是指一般人体对于寒冷的反应。 1、人的正常体温是摄氏38度(以下均用摄氏度)。 2、当体温降低到35度以下时,大脑中的自动救助机制让血流减慢,血管收缩,静脉减少或停止向四肢供血,以便让血液集中到重要器官上,保护并支持大脑、心脏、肺、肝脏的正常运行。 3、由于血管收缩,所以耳、鼻、手、足、头皮等部位最容易冻伤。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往往以牺牲四肢为代价,只有这样血液才能回流心脏起到保护重要器官的作用。 4、体温降低到32度时身体出现无法抑制的持续的颤抖,这种颤抖使身体继续大量消耗热量。 5、接着,出现幻觉—丧失理性、变得疯狂,这是严重体温过低的征兆。 6、然后出现困倦,一个无法抗拒的力量诱惑人入睡。 7、接着就是昏迷、这就到了死亡的边缘,这种状况只能维持一到两个小时大多数的人就会死亡。 二、冻伤;上面说到“大脑中的自动救助机制让血流减慢,血管收缩,静脉减少或完全停止向四肢供血”,这时就常常出现下列冻伤的症状。 1、冻疮,就是由于“耳、鼻、手、足、头皮等部位”因体温严重下降时的自动保护机制对其供血不足;也是由于这些部位最直接和冷空气接触,容易散发热量,受到保护的程度比较低,因此往往出现局部冻伤的现象。轻度的就是出现红、肿、痒、痛。这时及时用些冻疮膏,温热的生姜汁涂擦,按摩,让局部血液循环加强,几天就能好转。 2、冻伤较严重的,就是整个肢端改变了颜色,变灰色、黑色,僵硬,甚至渗流出液体,痛到难以忍受的地步,这样就要到正式医院去救治了。可惜我国南方的医院还没有设立“冻伤科”,医生们对这种情况无论技术还是心理都没有准备。看来,医院“冻伤科”的建立已势在必行了,谁知道明年会冷到什么程度? 三、防冻伤:冻伤的人员大多是无避寒设备的,野外作业的,食不裹腹的。 1、衣着不宜单薄。有些美女在大冷天还穿露肩露腿装,这可能有特殊功能,不值得讨论。因此我认为只要能穿都可以穿上,要裹得紧,不要宽松。衣服的功能一是保暖,二才是美观。 2、不应该吃不饱,食物转化成热能不足,就会感到特别冷。因此,大寒天气不宜节食减肥,怕冷的人还要多吃,多吃肉类,肥肉。 3、工作场所应该能避风。空气的流动,会把人体大量的热量带走,使身体降温最快。常有露宿者被冻死的报道。 4、适当的运动。避免血液循环不流畅,尤其是手足,要时不时地运动、甩动,保持供血。 5、在出现幻觉时,要坚持努力求生的欲望,想着亲人和朋友。意志坚强的人多能延长忍受力,已有多例遇险者的经验证实这很有用。 6、出现困倦时,千万要坚持等候救援,不能让自己入睡,这样可以增加生还的机会。 最后的话:天气反常的现象会越来越多,有一句名言: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灭亡。人类能坚持到什么时候?谁也说不清楚。

本文链接:http://www.jxlawfirm.com.cn/tiyu/5318.html 转载需授权!

冻死

上一篇:包含中国原子弹的词条

下一篇:我要地图(我要地图百度地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