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怎么了(抖音和腾讯怎么了)

heike2022-07-0968

本文目录一览:

华为跟腾讯怎么了

华为突然封杀腾讯游戏 这回紧张的似乎是腾讯游戏。1、新年第一天,业内就曝出爆炸性事件,华为居然全面下架腾讯游戏。根据华为游戏社区发布的公告,公告显示:华为暂停与腾讯游戏相关合作,将腾讯游戏从华为平台下架。华为与腾讯这么大战,前所未有,让我们来分析下双方的措辞。

2、首先,貌似是华为率先公开发难,因为是华为率先对外透露这个事情,发布了个“致华为游戏中心腾讯游戏用户”的公告,把这个事情公开化。

3、其次,华为明显把自己放在正义方,称是因为“腾讯游戏于2020年12月31日17点57分单方面就双方合作做出重大变更,导致双方的继续合作产生重大障碍”。这相当于把球踢到腾讯脚下。

4、另外,从腾讯的回应来看,却一定都不强硬,只是称“因华为手机游戏平台与其《手机游戏推广项目协议》未能如期续约,导致今天凌晨腾讯游戏的相关产品被突然下架”。从这点回应来看,反而印证了华为的说法,并且,腾讯游戏没有对华为所说的“修改合作协议”做出回应,没有说清为何要“对双方合作做出重大变更”。

5、所以,华为的说法是非常硬朗的,还说了“经过我司法务的谨慎评估”,有点信息量,而腾讯的回应非常客气、礼貌, 但比较空,没说清楚到底怎么回事。

6.这个热点事件只持续了12个小时,当天晚上华运商店全部上架了腾讯的游戏双方和解。

腾讯和华为怎么了

2020年12月31日17点57分,华为接到腾讯游戏重大变更事项,经谨慎研究,决定暂停合作。

个人猜测,重大变更事项核心大概率是佣金分成比例问题,平台渠道的利润来源就是佣金分成,但是腾讯游戏流量非常丰富,也不在乎华为游戏中心的推广,有点店大欺客的感觉,毕竟做大了就有了压价的资本,当然估计这个变更通知也应该不会仅仅就发给了华为,只是华为也拥有足大的流量,如果谈判商量的话还好,这样单方面通知感觉不被尊重,所以率先回应而已。但其他小平台估计只能默默承受了。

其实腾讯游戏远远没有达到所谓的垄断地位,而且大部分家长也有点高兴,我就是这种感觉,现在的孩子玩手机都特别溜,自己去应用市场下载各种游戏,甚至有不少孩子自己充值消费,腾讯游戏做的尤其的出色,无论画面或者情节设定都特别容易让人上瘾,所以这样减少了一种让孩子接触游戏的渠道,还是不错的。

如果是腾讯应用,比如说微信,QQ,腾讯会议,双方就很难这么决绝,或者华为就慎之又慎了。

腾讯遭大股东减持,股价一度蒸发1700亿,腾讯到底怎么了?

在中国互联网市场上,腾讯无疑是市场最受关注的公司之一,作为中国互联网的两极之一,有关腾讯的任何市场动作都会被市场发现并放大,比如说最近腾讯的大股东开始减持,甚至引发了腾讯股价的跳水,为啥大股东减持会有这么大的反应?我们该怎么看腾讯被减持?

腾讯遭大股东减持?

投资腾讯至今20年里,南非报业集团已从腾讯身上赚了超7000多倍的收益,堪称史上最成功的一笔投资。作为腾讯主要股东,Prosus及南非报业集团曾在2018年和2021年进行过两次减持,并因此获得巨大回报。腾讯股价一度从400.2港元/股跌至381.6港元/股,1分钟市值瞬间蒸发超过1700亿港元。截至收盘,腾讯股价报378.2港元/股。

对于减持原因,据彭博社报道,Naspers和Prosus长期以来一直为自己所持腾讯股份比它们整个公司更值钱而“感到沮丧”,减持是缩窄这一折价幅度的最新尝试。他们在声明中说,这一差距变得无法接受。

腾讯到底是怎么了?

我们要明白,腾讯被减持实际上是腾讯的大股东,南非报业集团等一系列逻辑和做法的体现,我们之前就曾经说过,在腾讯的发展历史中,南非报业集团实际上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贡献,她是腾讯最早的投资人也一直持有腾讯大量的股份,对于当前的南非报业集团来说,实际上腾讯已经成为了南非报业集团,这些年最成功的一笔投资。所以,我们看到对于南非报业集团来说,减持腾讯股份为的就是赚钱。

对于当前腾讯出现这样的情况,实际上大家倒是没必要过度担心,最核心的原因就是南非报业集团作为腾讯的大股东,自己有一些自身的安排,迫不得已这个时候卖掉了腾讯的股票,所以我们对于腾讯当前的情况,实际上还是要有一个比较客观理性的判断,这并不是腾讯的业绩怎么不好,而是其股东本身出现了问题。

不过站在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腾讯的大股东出现了比较大规模减持的情况,实际上对于腾讯而言是不利的,因为腾讯的股东越分散越会导致腾讯控制权出现问题,所以一旦腾讯大股东将腾讯的股票不断减持掉的话,实际上很有可能就会导致腾讯本身资本市场的管理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果因为这个举动导致腾讯的股权更加分散的话,无疑是非常不利于腾讯的发展。

腾讯怎么变成国企了?

腾讯是私企,不是国企。

腾讯公司成立于1998年11月,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之一。成立十年多以来,腾讯一直秉承“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的经营理念,始终处于稳健发展的状态。2004年6月16日,腾讯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公开上市(股票代号700)。

通过互联网服务提升人类生活品质是腾讯公司的使命。目前,腾讯把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在线生活服务”作为战略目标,提供互联网增值服务、移动及电信增值服务和网络广告服务。

发展历程

1998年11月11日,马化腾和同学张志东在广东省深圳市正式注册成立“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之后许晨晔、陈一丹、曾李青相继加入。当时公司的业务是拓展无线网络寻呼系统,为寻呼台建立网上寻呼系统,这种针对企业或单位的软件开发工程是所有中小型网络服务公司的最佳选择。

1999年2月,腾讯公司即时通信服务(OICQ)开通,与无线寻呼、GSM短消息、IP电话网互联。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腾讯

腾讯怎么变成国企了?

腾讯是私企,不是国企。腾讯创业初期(1998年),马化腾及其团队持股60%,IDG和香港盈科数码各自分享腾讯20%的股份,作为交换条件,二者共向创业初期的腾讯投资220万美金。

国有企业,是指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以及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包括中央和地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其他部门所监管的企业本级及其逐级投资形成的企业。

国有企业,由国家对其资本拥有所有权或者控制权,政府的意志和利益决定了国有企业的行为。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支柱。

私营有限责任公司是指按《公司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的规定,由两个以上自然人投资或由单个自然人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另外,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自然人出资设立有限责任公司登记注册和监督管理问题的通知》第六条规定:“凡由自然人为主申请,自然人出资额占注册资本51%以上的有限责任公司,其登记注册和监督管理适用上述规定(按照私营企业管理)。”

腾讯和抖音怎么回事

2月2日,抖音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正式提交诉状,起诉腾讯垄断。

抖音方面主张,腾讯通过微信和QQ限制用户分享来自抖音的内容,构成了《反垄断法》所禁止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竞争的垄断行为”。抖音要求法院判令腾讯立即停止这一行为,刊登公开声明消除不良影响,并赔偿抖音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9000万元。

在起诉状中,抖音表示,微信、QQ月活跃用户数分别超过12亿和6亿,目前,市场上没有其他经营者,能够提供与微信和QQ具有对等功能的服务。这意味着腾讯“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抖音认为,腾讯封禁抖音的行为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表征。封禁不仅损害了用户权益,破坏了抖音产品和服务的正常运营,还排除、限制了市场竞争,“腾讯的垄断行为,妨碍了技术进步和创新,对于提升经济效率和社会福祉并无裨益,而只能有助于其扭曲其他领域的竞争、巩固自身已有的市场地位”。

针对抖音和腾讯的风波,我整理了个人的一些看法,希望能给到各位一些启发。

事实上,在2018年的时候这类事件就已经初露端倪。18年6月1日,腾讯刚发布公告称起诉今日头条侵犯名誉、不正当竞争,索赔1元,6月2日,今日头条就马上还击,贴出了起诉状,起诉腾讯不正当竞争,索赔9000万元。

时隔两年字节这9000万元的诉状终于递给了法院,诉讼策略貌似做了微调,但背后的商战逻辑还是没变。2018年的时候我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1元VS9000万,腾讯的面子和今日头条的里子?》供大家参考,以下是原文:

两大互联网巨头互相伤害,吃瓜群众们看得津津有味,只是一个索赔1元,一个索赔9000万,巨大的金额差距让大家十分不解。

有人说腾讯只索赔1元,明显不是为钱,而是为了名节。

有人说今日头条索赔9000万,狮子大开口,吃相很难看。

难道腾讯真的是视金钱如粪土?今日头条确实太财迷?

恐怕并没有这么简单。

两个数字背后,是法律上的老谋神算和流量争夺的商战布局。

一、腾讯的1元索赔或许只是流量断奶的挡箭牌。

如果你仔细看了6月1日腾讯发出的公告,你会发现,腾讯除了控诉今日头条不正当竞争,要求赔偿1元、公开道歉外,文末最后一句还声明了自己的立场:“基于此,我们将暂停与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微播视界科技有限公司的相关合作。”

翻译一下:“你坏,所以老子不带你玩了”。

回顾两家之前的龃龉,其实原因本就是“腾讯带不带头条玩”的问题。

之前,今日头条张一鸣曾在朋友圈炮轰腾讯,明确指责“微信封杀抖音”,此次贴出的起诉状中又指责腾讯通过QQ空间等屏蔽今日头条的网站链接等。说白了就是怪腾讯“不带他玩”。

那么不管腾讯原来有没有蓄意封杀今日头条,至少现在腾讯是通过一纸公告标明了立场“今后暂停合作”。

相对于一元钱的索赔金额,恐怕“暂停合作”才是腾讯的“醉翁之意”。

流量为王的互联网经济下,腾讯左手微信、右手QQ,又有浏览器、游戏、搜索引擎等各种入口,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流量收割机。任何互联网企业在流量问题上都无法忽视腾讯的存在,今日头条也是一样。

张一鸣之前公开质疑腾讯因为和今日头条存在业务竞争所以恶意屏蔽今日头条的产品,现在的起诉状中明确要求腾讯“停止屏蔽、拦截”今日头条的产品,这一系列的不淡定行为,说白了还是无法忽视腾讯系的流量,觉得核心利益受到了损害。

假使说腾讯没有正当的理由,只是因为竞争关系恶意屏蔽、拦截了今日头条的产品链接,那么真的有可能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二条就明确规定:

“经营者不得利用技术手段,通过影响用户选择或者其他方式,实施下列妨碍、破坏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正常运行的行为:

(一)未经其他经营者同意,在其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中,插入链接、强制进行目标跳转;

(二)误导、欺骗、强迫用户修改、关闭、卸载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

(三)恶意对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实施不兼容;

(四)其他妨碍、破坏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正常运行的行为。”

但是如果不是因为竞争关系,而是有了正当理由再进行屏蔽拦截,那就很难说一定会违反法律了。

例如,你诋毁我,你伤害我,你搞不正当竞争,所以我不跟你合作了,这是人之常情,而且合法合理。这些恐怕也是腾讯公开暂停合作的底气所在。

所以,腾讯的诉状看似只有1元钱的索赔,其实是亿万级别腾讯系的流量向今日头条关上了大门。

不得不说,腾讯这次中间穿插、两翼包抄的迂回战术的确很有效果。

二、今日头条9000万索赔或许并非只是虚张声势。

相比腾讯云淡风轻背后的暗藏杀机,今日头条的诉状看上去有些急不可耐了。高达9000万元的索赔金额,不禁让很多人怀疑,这是不是在虚张声势?就算真的判定腾讯不正当竞争成立了,真的能赔这么多吗?

实际上,这个级别的索赔是有成立的基础的。

今日头条2017年的广告收入是150亿,今年的目标是300-500亿。这些广告收入的基础就是像你我一样的用户浏览、点击这些页面制造出来的“流量。

网广告圈的玩法中,流量是硬通货。像今日头条这样的大平台,首页的BANNER、弹窗、展位以犄角旮旯能打广告的地方,都是像南京路的商铺一样,不但非常稀缺,而且还要收租子。还有大量穿插在文章、新闻里的信息流广告,更是今日头条的现金奶牛。在这些广告的计费方式中,有些按照点击量收费(cpc),有些按照浏览量收费(cpm),还有的厚道点的按照转换化率收费(cpa)。也就是说我们不经意的一次浏览,就有可能给今日头条带来了现金回报。

现在可能你就明白了,腾讯在流量上对今日头条断奶意味着什么?

这是赤裸裸的断人财路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0条规定,经营者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失的话,要按照损失数额进行赔偿。

如果腾讯败诉,按照今日头条170亿的年广告营收,一个月左右的营收就在十多亿,腾讯作为流量大户屏蔽今日头条几个月,产生9000万的流量价值,这个金额可能并不是天方夜谭。

当然,稍有法律常识的人都知道,要想证明腾讯存在屏蔽行为需要进行大量的取证,而且还要提供法庭认可的逻辑和证据来证实流量可以转换为现金价值。

今日头条张一鸣的5月8日的朋友圈回复称:对腾讯屏蔽今日头条的行为他们“一直都在公证”,说明今日头条的起诉是“蓄谋已久”,不是“无准备之仗”,想必也委托了专业律师团队进行处理。

作为吃瓜群众,我们不妨静待事态发展,到时继续围观律师们在法庭上的精彩斗法。

三、公司商誉估值几何?司法案例让你大跌眼镜。

看到最后可能还会有些人不解:就算腾讯起诉今日头条主要是为了流量断奶,也不妨碍他要求高额赔偿啊,为什么只索赔1元?

这一点恐怕也是腾讯的聪明之处了。

腾讯的商誉估值几何?如果不设上限,放胆去猜,可能大多数人以后都会对腾讯爸爸敬而远之了,毕竟一不小心说了不该说的话,就像开车撞上了劳斯莱斯,对面可能下来就一句“你准备卖房吧”。

但实际上,司法实践中,商誉这件事是很虚化的一个存在,本身就很难估值,那么遭到他人诋毁而贬损的价值就更难计算了。所以在没有实际损失时,法院的判决支持的赔偿金额并不高。

我们来看几个案例:

1、著名的“加多宝诉王老吉”案,法院认定广药集团(王老吉)存在商业诋毁,损害了竞争对手的商誉,判决赔偿20万元。(2016)鄂民终106号。

2、中国知识产权出版社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侵犯商业信誉案,法院认定建工社存在损害知产社商誉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判决赔偿10万元。(2006)海民初字第18635号

3、爱康网健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诉黄某商业诋毁纠纷一案,法院认定黄某存在损害了爱康公司商誉,但爱康公司索赔的300万元,法院只支持了5万元。

不难发现,即便是加多宝、王老吉这样的大公司之间的大案,法院最终也只支持了20万元的金额,其他案件的判决金额相对就更少了。

这样的金额可能对于普通人来说已经是巨款了,但是对于能跟互联网巨头产生竞争关系的公司来讲,几十万也就是“洒洒水”拉。

假使腾讯也狮子大开口要求巨额的商誉赔偿,结果最终只被支持了数十万的话,那么估计竞争对手可能直接一拍桌子“老板,给你500万,买十个诋毁额度,剩下的不用找了。”

那场面可想而知。

现在腾讯通过1元索赔即保留了“风骨”,还保持了神秘的商誉估值,同时还达到了声东击西的效果,真可谓是一箭三雕。

拨开云雾再看看,腾讯的1元索赔可能不单单是为了“面子”,今日头条的9000万索赔则可能真的是为了“里子”。

本文链接:http://www.jxlawfirm.com.cn/xinwen/6255.html 转载需授权!

腾讯怎么了

上一篇:qq会员等级(会员等级提升)

下一篇:肖恩帕克(肖恩帕克对扎克伯格的影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