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撞击地球(大约65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

heike2022-07-1033

本文目录一览:

小行星撞击地球结果有多严重?

小行星撞击地球结果会相当严重,地面会因此承受难以想象的巨大能量冲击,地表会出现一个巨大的深坑,裂缝一直延伸到地下,岩浆会跟着涌出来,同时也会引发大范围的火山爆发和强烈地震。撞击产生的冲击波和海啸会摧毁地面大部分的建筑物和植物,人类也会由此遭受到巨大的伤亡。

恐龙的灭亡

据说当年地球上一代霸主恐龙灭亡的原因,就是因为有一颗小行星撞击了地球。当时小行星造成的破坏力虽然很恐怖,也引发了大范围的自然灾害,但暂时还没有真正灭绝恐龙以及其它的动物。但是因撞击而产生的细微尘埃和火山喷发物一起,积聚成厚厚的云层浮游在地球大气层中很多年都不能落下,导致地球上光线长年一片灰暗,见不到天上的阳光,当时的各种植物逐渐枯死,没有了植物食草恐龙和别食草动物就跟着死灭绝了,然后食肉恐龙没有肉吃也跟着消失了。

撞击地球

小行星撞击地球会有很严重的后果。就拿一颗直径五十公里的小行星来说吧,它撞击地球产生的能量,相当于七十亿亿吨TNT炸药的爆炸能量释放,由此会产生一个两三百公里宽的巨大深坑,十几万立方公里的石头会被高温蒸发为细微的粉尘冲上天空,同时撞击造成的巨大裂缝还会引发岩浆涌上地面,大范围内的火山爆发和海啸、地震也会随之而来,撞击产生的冲击力和声波会摧毁地表很大范围内的建筑物、动植物以及人类。

撞击的严重后果

小行星撞击会造成人类的大量伤亡,自然生态被破坏,难以维持平衡,如果小行星足够大的话,因此而产生的尘埃云会覆盖住大气层遮挡住阳光,对地球的生态环境造成致命影响,各种植物可能会因此逐渐枯萎,动物也跟着相继灭亡。

为什么行星会撞地球??

是因为引力。相对于质量很小的小行星,地球的质量是很大的。质量越大,引力就越强,就有可能把宇宙中小质量的天体吸引到地球附近来。如果小质量天体的轨道与地球轨道过于接近或交叉,小质量天体就有可能与地球发生撞击。这种情况在太阳系诞生初期非常频繁,水星、月球和大行星的卫星上密密麻麻、大大小小的坑穴和环形山就是这类撞击的证明。现在随着太阳系中游荡的小天体越来越小,这类撞击也越来越少了,但可能性仍是存在的。

为何小行星会撞地球?小行星撞击对地球生命有什么危险?

小行星的大小和质量都很大。大型小行星撞击地球可能会造成灾难。直径超过100米的小行星可能会造成区域性灾难。直径超过五公里的小行星会引起全球性灾难。全球灭绝。科学家认为,6500万年前灭绝了恐龙的小行星直径约为8公里,但它摧毁了地球上80%的生物。

实际上,大型小行星对地球的撞击对地球本身几乎没有影响。它不过是引发一些火山地震并引起地球气候和环境的变化而已。但是,它对地球的生态环境影响特别大,导致生物灭绝。就其本身而言,小行星撞击实际上是司空见惯的。

我们星球的形成以及今天之所以如此之大的原因实际上是由于它不断接受小行星撞击。这种情况每天仍在发生。可以看到的流星和陨石就是它的现象。凭直觉,现在小行星撞击的频率比地球刚形成时要小得多。

对于巨大的天体,小行星撞击更为频繁。有21个彗星鞋匠征税9碎片撞击了木星。最大的一颗直径约一公里,位于木星上。爆炸的气体黑点大于地球的视在区域。

实际上,我们经常看到小行星撞击木星的事件。这是因为木星的质量比地球大得多,是地球的318倍,并且在小行星带的外边缘,因此经历了许多小行星撞击事件。这也是木星如此巨大的原因之一,但是木星经历的事件远比太阳差。

太阳是我们整个太阳系的中心,其质量占整个太阳系可见物质的99.86%。它的引力场甚至在柯伊伯带以外。太阳系中的所有天体都在绕太阳公转。当然,小行星和彗星也不例外。因此,有大量的小行星和彗星直接绕太阳运行。我们常见的扫帚星实际上是直接绕着太阳公转的天体。一些小行星和彗星的轨道非常靠近太阳,有些这样的天体甚至会穿过太阳的大气层,在此刻,它们很容易撞击太阳。

天文学家已经观察到许多这样的事件,因为当一颗著名的彗星在近日点穿过太阳大气层时,天文学家没有在太阳的另一侧看到它。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它的轨道离太阳太近了。所以它被太阳的引力所吸引并击中了太阳。

小行星撞击地球,后果真的很恐怖吗?

小行星的特点是有大有小,大的直径数十公里,一旦撞击地球会导致全球生物大量灭绝,小的直径几十米,撞击地球顶多就造成一个城镇小规模的伤亡,那样并不恐怖。

小行星说白了就是太阳系形成之后形成的各种碎片,有的是太阳系初生时引力作用自然产生的小型天体,有的是原始的太阳系行星互相碰撞产生的碎片,整个太阳系的绝大多数质量都集中在太阳和八大行星,小行星、彗星等占据的质量不到太阳系的0.2%,所以它们的体积很受限,只是由于太阳活动的逐渐稳定,小行星逐渐被拉到了木星火星之间的广阔轨道带,在海王星之外还有充满星际碎片的柯伊柏带。

据估计在太阳系的外围还存在太阳系形成后留下的原始星云,被称为奥尔特星云,孕育了很多彗星,那些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很长的彗星就是起源于奥尔特星云。

太阳系的小行星已经失去了发展为大型行星的机会,一是没有那么多材料了,二是因为太阳、八大行星对小行星的引力震荡使得它们无法再像太阳系初期时的剧烈碰撞融合。不过它们也有互相的碰撞,这也是有些小行星会脱离原来轨道的原因。小行星的体积一般比较受限,直径超过1000公里的超大型小行星已经被重新定义为矮行星,一般的小行星直径也就十几米到几十公里的范围。

不同的体积不同的质量撞击地球很显然会有不同的结果,因为质量越大速度越高初始的动能就越大,撞击地球释放的能量就更大,可以冲击地球使地球自身的地质活动也加剧。

在已有的记录中,人类社会并不是没有遭受小行星的袭击,2013年2月15日中午12时30分左右,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发生天体坠落事件,这颗小行星的直径可能只有十几到几十米,并不是很大,由于自身的引力小所以物质结合并不是很紧密。

在闯入地球坠向地表的过程中,由于大气阻力的存在分离成数块,最终降落在俄罗斯一个不大的城市,造成的后果只是部分房屋损毁,共造成大约1200人不同程度受伤,但是却没有人因为这场事故而死亡。这么个威力不算什么吧,人类的一些工厂之类的爆炸伤亡和波及的范围也不止这么点啊。

在地球的历史上也遭受过很多小行星撞击,最为著名的大概是6500万年前那次和恐龙灭绝高度相关的小行星撞击。那是一个直径数十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在墨西哥湾的尤卡坦半岛北部,撞击坑平均直径有180公里,深度3公里,被命名为Chicxulub撞击坑,这次撞击直接就引发了大海啸和剧烈的海水蒸发事件,蒸汽覆盖半个北美,海啸激荡着全球,同时可能引发了地球自身的岩浆喷发,结果导致地球进入了核子冬天。

所谓的核子冬天一般理解为由于激烈的能量释放现象导致大量的尘埃进入大气遮蔽了阳光,导致地表温度持续下降,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恢复,由此会造成大量的生物灭绝。

已有的记载中,1816年被称为无夏之年,其实就发生了所谓的核子冬天,不过不是那么严重,是因为一座大型火山的喷发导致全球性的降温,最严重的欧洲等地区夏季甚至下雪。如今太阳系大多数质量都归入太阳和八大行星,小行星等星际碎片少了很多,撞击行星的几率已经小了很多,NASA监测着很多小行星的运行,可是每次预测的撞击几率都是0.00000几%,基本上可以忽略。

不过如今已经探测到的小行星大大小小一共有120万以上,它们受到行星引力的影响轨道还可能发生变化,还可能撞击行星,但是据估测像6500万年前那样的剧烈撞击在如今的太阳系几十万年都未必能发生一场。

80万年前,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撞击点在哪?

正所谓“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地球就像是一艘巨大的宇宙飞船,每时每刻,它都载着我们以大约每秒钟30公里的速度围绕着太阳公转。然而地球公转的路途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安全,因为在地球附近的区域里,有着很多居心叵测的小行星。

(上图为部分已知近地小行星的运行轨道)

这些小行星也在围绕着太阳公转,因为质量太小的缘故,它们的运行轨道通常都不太稳定,一不小心就可能与地球来一次“亲密接触”。幸好我们地球有着一层厚厚的大气,当小行星闯入大气层时,会因为自身极高的速度而强烈地压缩它前方的空气,并在因此而产生的高温中大量地损失自己的质量。

通常情况下,绝大多数撞向地球的小行星还没落地就已经烧完了,但某些个头很大的小行星却不会被高温耗尽,它们的残余部分(就是我们常说的陨石)会携带着巨大的能量狠狠地砸在地球表面,从而给地球上的生命带来巨大的灾难。

在过去的日子里,这样的事件经常在地球上演,因此世界上有不少的科学家都在致力于寻找那些小行星的撞击点(即陨石坑),在过去的研究工作中,科学家一直在怀疑,在大约80万年前,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但却迟迟没有确定这颗小行星的撞击点。为什么科学家会产生这样的怀疑呢?我们往下看。

由于自然条件(如地质运动等)的影响,科学家很难直接找到那些年代久远的陨石坑,但他们还有其他的办法。

当那些巨大陨石撞击地面的时候,它们携带的能量主要会通过两个途径来释放,第一是转化为热能,这会导致撞击区域的物质因为高温而处于熔融状态(有些物质甚至会因此而直接气化);第二是转化为冲击波,强大的冲击波不只会在地球表面形成一个巨大的陨石坑,还会使撞击点中的各种物质四散飞溅。

在这个过程中,四散飞溅的熔融物质会迅速地降温,根据其成分的不同,它们有可能会形成玻璃状的岩石团块,并随着其他碎片一起在一定范围的区域内大量散布(这个区域被称为“散布区”,其范围的大小与陨石的撞击程度相关)。通过寻找这种玻璃状的岩石团块,并对它们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就可以推测出当时小行星撞击点的大概位置,然后再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勘测,最终就可以找到它。

通过这样的办法,在过去的日子里,科学家确定了不少的陨石撞击点,但有一个却是例外,那就是“澳大利亚散布区”。研究发现,数百万个产生于大约80万年前的细小的玻璃状岩石碎块,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亚洲、太平洋以及印度洋等区域,其范围覆盖了超过10%的地球表面(如下图所示),这足以说明这是一次大规模的小行星撞击。

(澳大利亚散布区,图片来源:PNAS)

在分析了这些碎片的分布情况之后,科学家推测这次的撞击点应该是在东南亚一带,然而遗憾的是,在随后的分析和勘测工作中,他们却一无所获,于是在长达100多年的时间里,这就成了一个未解的谜题。

好消息是,近日发表的一项新的研究成果表明,科学家一直怀疑的那颗80万年前的巨大陨石,其撞击点现已基本确定。该研究团队的科学家指出,利用先进的重力探测技术,他们在位于老挝南部的波拉文(Bolaven)高原的熔岩床下方的位置,发现了这个撞击点的踪迹(如下图所示)。

(撞击点所在位置示意图,图片来源:PNAS)

根据初步分析的结果,这颗巨大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后产生的陨石坑长约18公里,宽约13公里,以前之所以没有找到它,是因为在它形成之后的时间里,被后来的火山爆发所喷出的熔岩给掩埋了。科学家认为这颗80万年前的小行星,其直径大约为1.9公里,撞击发生时产生的爆炸以及高温,令方圆400多公里的所有生物都在劫难逃。

直径100公里的行星撞击地球会带来何种后果?

如果真发生了这事,也够让地球喝一壶的了。

据资料和有关科普书籍都介绍过,大约距今6500万年前,有一颗直径大约10公里的小行星高速撞向地球的北美大陆的尤卡坦半岛,造成地球上庞然大物――恐龙的灭绝。

100公里的小行星掠过地球大气层有什么后果,亳无疑问,地球上的大多数生命将终结,只有比较低级的,海洋中的生命能够存活。

我们可以推测出,此小行星的撞击,可以将地球撞出轨道,并将地表水全部蒸发到天上,改变地球自转,并引发全球性的大火,地表岩石熔化,并引发全球性的地震,火山喷发。产生的烟尘将遮蔽阳光,长达数年之久,地球最终进入冰河期,地面所有的植物与动物死亡,文明不复存在。

小行星撞击地球无论是在陆地或者海洋,天空,生态环境恶化程度持续数千年。

不过,100公里的小行星接近地球的机率相当低,大概几百万年或千万年能有一次。而直经几十米至1千米的小行星接近地球的引力场会被地球强大所吸引而进入大气层,太小的在大气层中燃烧怠尽,太大的就会冲破大气层爆炸或砸向地球,给地球造成重大的生态灾难。

之前在菜叶网上看过相关的资料,根据历史的记载,1908年,一个直径不超过200米的天体撞向俄罗斯西伯利亚一个针叶林地带。随之而来的爆炸将大约770平方英里(约合1994平方公里)的森林夷为平地。

目前,人类还没有办法阻止小行星撞地球。因为小行星的速度太快了,安装核弹,或者发射核导弹都不可能摧毁小行星的。摧毁小行星理论上说只能使用激光武器,光速可比小行星运行速度快多了,但是目前全世界的激光武器的威力加起来也不足以摧毁小行星。

对于普通人而言,整日担心小行星撞击地球未免有些杞人忧天,可是对于整个人类而言这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因为,没有及时发现而拦截或者摧毁的小行星撞向地球,那对于整个人类而言无疑是空前的灾难。

本文链接:http://www.jxlawfirm.com.cn/caijin/6431.html 转载需授权!

行星撞击地球

上一篇:壮志凌云2(壮志凌云2独行侠 百度网盘)

下一篇:winamp(winamp主要用于)

相关文章